12月7日,记者从山西省卫计委了解到,山西省2015年医疗费增幅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从整体水平来看,2015年山西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幅仅为3.70%,比全国平均水平(9.77%)低6.07个百分点,为全国最低;与2014年相比,增幅下降了9.09个百分点。按照全国平均水平测算,山西省2015年节约医疗费用16.75亿元,门诊次均节约14元,住院次均节约432元。从个体费用来看,2015年全省三级医院患者次均门诊、住院费用增幅分别为-1.13%、1.12%,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(5.15%、4.12%)。
山西省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形成,从病人流向看,2015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增加了12.5%,占全省总量的59.9%;而全省三级医院则呈现“两降一升”的变化趋势,即:总入院人数同比下降了0.7%、病床使用率降低了5.44个百分点,手术人次增加了11.6%。这一系列数据说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正向引导作用开始显现。
在此基础上,山西省医院控费意识普遍增强。医疗费用控制逐步得到公立医院高度重视,管理者更加关注医院内涵建设和运营成本管理,主动以“缩短平均住院日、提高病床周转率”为着力点,提高服务效率,规范诊疗行为,控制运行成本。以9所委直(综合、专科)三甲医院为例,2015年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了4.59%,降幅最大的达到10.55%。医疗费用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政府部门、行业、医院的共同参与。下一阶段,将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、三医联动,统筹推进医疗保障、医疗服务、药品供应、公共卫生、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,形成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长效机制,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,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更多的改革“红利”。